close
繼『生物統計』之後,這次換教『生理學』啦。
今天一早備課完就抓著這本原文書衝去家教學生的家裡。奔跑時我看著自已飛快踩踏地板的雙腳,不禁想著等一下要教他的課程內容:興奮性組織-肌肉。
經由動物實驗可以知道,走路的動作是位於脊髓內預先被計畫的神經路線之一,其被一種類似無脊椎動物中command neurons施放電波的控制命令所活化。
在開始走路時的第一步,小腿的屈肌會有一個短暫的爆發收縮期,因此小腿便會被往前甩,造成一個較活化的肌肉收縮的動作。在每一步中,肌肉只會有一部分的時間是較活化的。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走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後,只會感覺到有點疲憊的原因。
當一個人以舒適的速度行走時,速率大約是80m/min,每一步肌肉大約輸出150-175W的功率。而在這樣的速率下行走之所以不會累是因為肌肉所輸出的能量是最小的,更大或更小的速率都會消耗更多的能量。
難怪...我每次衝去家教還沒上課就覺得好餓,大概是消耗太多熱量了吧,下次用80m/min的速度走去上課就好了。
註:1瓦=1焦耳/秒=0.252卡/秒
Ref.:
1. GANONG’S REVIEW OF MEDICAL PHYSIOLOGY. P111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